服务公告

服务公告 > 技术文章 > 高防 IP 防护中常见的认知误区有哪些

高防 IP 防护中常见的认知误区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14:38

高防 IP 防护存在诸多认知误区,厘清这些误区才能充分发挥其防护价值,常见误区如下:

常见的认知误区有哪些

防护带宽越大越好:盲目追求大带宽而忽视实际需求会增加成本。某中小企业官网日常攻击峰值仅 5G,却购买 200G 高防 IP,年度浪费超 80% 预算。合理做法是结合历史攻击数据选择适配带宽,并开启弹性扩容应对突发攻击。

部署后无需配置:认为高防 IP 是 “即开即用” 的黑盒产品,忽视策略优化。某游戏平台未调整默认防护规则,导致正常玩家的高频操作被误判为 CC 攻击,用户投诉量增加 30%。正确方式是根据业务特征自定义阈值(如登录频率、请求间隔),降低误判率。

能完全隐藏源站 IP:误以为高防 IP 部署后源站 IP 绝对安全,忽视细节防护。某网站因在错误页面泄露源站 IP,导致攻击者绕过高防直接攻击。需配合关闭源站公网访问、过滤响应头信息等措施,才能彻底隐藏源站。

可替代所有安全产品:将高防 IP 等同于全方位安全防护,忽视应用层防护。某电商平台依赖高防 IP 抵御 DDoS,却因未部署 WAF 遭遇 SQL 注入攻击,导致数据泄露。高防 IP 需与 WAF、杀毒软件等配合,形成多层防护体系。

认清高防 IP 的防护边界与优化要点,避免陷入认知误区,才能通过合理配置与协同防护,最大化其安全价值,同时控制防护成本。